中药1类新药坤心宁颗粒,围经期综合征治疗新选择


发布日期:2024-05-07 阅读次数:96 来源:米内

摘要:


围经期综合征,属于每个女性所必经的阶段。现代医学认为,围经期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女性患者围经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综合症候群,平均年龄为45-55岁,进入这一阶段的女性随着卵巢功能下降或丧失,性激素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表现出植物神经系统失调症状及全身症状、生殖系统和乳房症状:阵发性烘热、汗出、心悸、失眠、多梦、颜面及全身浮肿、烦躁易激动、头昏、口干口苦、腹胀、关节疼痛、生殖器官及乳房逐渐萎缩、月经紊乱、白带减少、阴道干涩、性欲下降、骨质疏松等全身不适之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关注广大女性围经期综合征,帮助其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中医学亦认为围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重要生理转折,是脏腑功能衰退,生理机能丧失的开始。《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即正常情况下,女性到了七七四十九岁左右,肾气亏虚,任脉空虚,冲任二脉虚衰,月经逐渐枯竭,形体衰老而不能生育。临床工作中可见到部分女性由于平素体质较弱,精神心理因素、其他因素影响等,导致其不能适应这一阶段的生理过渡,阴阳二气平衡失调,脏腑气机不相协调,功能失和,引起心、肝、肾等脏腑功能紊乱。本病多由于肾气虚弱不足,阴阳失衡所致,因此在治疗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

传统辩证论点认为更多围经期女性“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导致其肝肾精亏,心肝火旺。近年来临床调研通过对多位围经期女性辩证分析,七个主要证型排名靠前为肾阴虚证(38%)、肾阴阳两虚证(14%)……阴阳俱虚,绝经之际,精血亏虚,肾阳失温,真阴真阳亏虚,不能激发然而导致烘热汗出、腰背冷痛、乍热乍寒、烦躁易激动、畏寒肢冷、阴道干涩、郁郁寡欢、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乃肾阴阳两虚之症,而临床治以肾阴阳两虚药物缺乏。

随着坤心宁颗粒获准上市,该药为中医辩证属肾阴阳两虚证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有激素治疗禁忌症及不愿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具体方剂如下:地黄、黄芪、仙茅、淫羊藿、赤芍、石决明、合欢皮,君:地黄、黄芪,滋肾养阴;臣:仙茅、淫羊藿,温补肾阳;佐:赤芍、石决明清肝热、敛肝阳,合欢皮安神解郁,七味合用,共达温阳养阴、益阳平肝之功,1次1袋,1日3次,疗程为2-3月,通过临床应用其疗效获得了围经期女性的肯定及认可,在我院临床中已经广泛应用。

当然,西医学也可采用“激素补充疗法”,其不仅可以缓解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及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出现的诸如潮热出汗、头晕失眠、无名烦躁、阴道干燥、性欲减退等以植物神经紊乱为主,包括心理障碍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而且还可以预防因性激素长期缺乏而可能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围经期女性从激素补充疗法中获得最大利益,承受最小风险,激素补充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止其可能带来远期不良后果,降低相关风险。

最后,笔者认为围经期综合征防大于治,倡导广大女性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调整营养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2.适量运动,坚持体育锻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建立科学的运动习惯;3.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不酗酒、不熬夜等,保证充足睡眠;4.维持心理平衡,注意心理健康;5.维持正常体重,保持正常体态,定期检测体重和腰围;6.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注意月经情况;7.切忌滥用保健品,必要时请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8.保持和谐的性生活;9.定期进行围经期女性疾病筛查。

认识围绝经期是每个女性人生旅途中都必然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树立信心、加强自我保健,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

作者:曹凯丽(南阳市中医院妇产科)

声明:本文谨供行业人士参考,消费者请参照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购买,内容的合法合规性由作者或委托发布方承担。

相关新闻

什么人容易成为“高血压候选人”?

        

51个小时之前

国家疾控局:需持续科学补碘

        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明确,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普及防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补碘。

76个小时之前

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全方位护佑人民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123个小时之前

医学专家带你了解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记者采访了多位医学专家,为科学认识和防治哮喘“支招”。

123个小时之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2020-2030 健康产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049号-1


北京网警网络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信息举报中心|北京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