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审评审批全速向前
发布日期:2023-02-16 阅读次数:6746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摘要:
2022年,我国儿童用药审评审批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儿童用药临床短缺、剂型缺少等问题进一步得到缓解。2022年1—12月,共有66个儿童用药品种通过技术审评,相较2021年的47个品种数量大幅提升;一大批临床急需产品获批上市,为肺动脉高压、白血病、克罗恩病、心力衰竭、癫痫等多个疾病领域的儿童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适宜剂型。
这得益于近年来鼓励儿童用药研发政策叠加效应的充分释放。“沟通交流、优先审评等一系列利好措施落到了实处,企业申报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快速回应,产品申报后能快速有序完成审评,切实形成了正向激励措施的完整闭环。”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副主任杨志敏告诉记者,近年来,儿童用药注册申报数量、批准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批准数量方面,2019年为19个,2020年为26个,2021年为47个,2022年有60余个,研发申报热潮高涨。
为临床用药跑出加速度
“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是一种严重慢性癫痫性脑病,该病发病率极低、预后差且多发于儿童,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为满足我国患儿临床迫切需求,我中心加强沟通交流、科学指导、协同推进药物研发和注册。2022年9月,临床急需药品氯巴占片按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批上市。”药审中心化药临床二部副部长谢松梅介绍。
2022年10月以来,一批批氯巴占片走下生产线,陆续进入全国20多个省份的医院,极大缓解了患儿家长的焦虑。
回想药品研发过程,氯巴占片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李莉娥也告诉记者,该产品受益于儿童用药审评的利好政策而加速上市。
氯巴占在临床上用于抗癫痫治疗,在我国也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国内长期无该活性成分药品上市销售。2017年,氯巴占被纳入《第二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2018年,人福药业获批定点研制该产品。在注册申报过程中,按我国儿童用药审评等相关规定,该产品获许豁免验证性临床试验,并于2022年5月被药审中心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氯巴占片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后的法定审评时限是130个工作日,但因临床需求迫切,药监部门在快速审评通道上跑出加速度。“国家药监局主动了解企业的研发进展和困难;药审中心将多个沟通交流会合并举行,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邮件或电话高效为企业答疑解惑;湖北省药监局帮助我们快速推进标准核验及GMP检查等工作。”李莉娥说。
氯巴占片是2022年我国儿童用药审评审批全速向前的一个缩影。2022年获批上市的儿童用药中包含21个优先审评审批品种和11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品种。用于改善新生儿氧合功能的吸入用一氧化氮,用于复发或难治性CD19阳性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用于儿童克罗恩病、银屑病等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一批产品加速上市或拓展儿童适应症,其中不乏填补国内治疗药物空白的产品。
梳理2022年申报的药品,可以发现糖浆、口服溶液、喷雾剂等儿童适宜剂型产品大为丰富,这也令药审中心的审评人员十分欣喜。“研发适宜儿童使用的药品,提升药品计量的准确性,保障安全性,同时,让儿童舒适服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儿童用药研发的共同趋势。”杨志敏介绍,针对儿童用药需求特点开发剂型和给药途径合理、口感和规格适宜并且药效稳定的产品,其实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从2022年的审评工作以及沟通交流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在剂型改良方面的表现更为积极、思路也更为开阔。
激励措施释放驱动力
当前,在中国的制药企业正将更多目光投向儿童用药。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儿童用药项目组负责人邓万和观察到,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儿童用药研发及注册呈现上扬状态,企业会更主动地对已上市产品拓展适应症,并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纳入全球同步研发。
“近年来,杨森公司儿童用药的开发呈现多领域、多路径的特点,目前已有免疫、抗感染、神经科学、肺动脉高压、肿瘤等治疗领域20多个产品及规格的儿童适应症在中国获批。2022年初,杨森(中国)研发中心将儿童用药开发列为核心业务目标之一,进一步落实儿童适应症开发策略。”杨森(中国)研发中心产品开发负责人狄佳宁说。
本土企业的研发策略也更为积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开发抗肿瘤等创新药时,会在获得成人数据后积极进行儿童适应症的扩展研究,此外,也在血友病、白血病等疾病领域抢占儿童用药的国内首仿或适宜剂型。
业界的积极行动,是对我国破解儿童用药问题坚定态度的响应。儿童用药问题是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药监部门给予了儿童用药优先审评审批等政策优惠。作为技术审评机构,药审中心打出了成立儿童用药专项小组、提升审评效率、完善审评标准体系、开通网站“儿童用药专栏”等“组合拳”。中心负责人多次带队前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科研企业进行调研座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研究和解决儿童用药研发、使用和审评中的技术问题,以提升我国儿童用药研发和科学监管水平。
这些激励措施或润物细无声,或快速见成效。其中,审评标准体系的完善直观而可感。儿童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用药品在剂型设计、规格选择、安全性评估等方面不宜简单套用成人药品开发的技术要求,为此,药审中心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底共发布了13项儿童用药指导原则,并通过宣讲会详细解读相关技术要求。
“这些指导原则让企业增强了研发的方向感和注册申报工作的时间预见性、质量预见性。”上述正大天晴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某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给药方案,但将成人剂量折算为儿童剂量的话不尽合理,如果在儿童受试者中重新进行剂量爬坡又效率太低,后来,企业参考了《儿科用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提出的模型模拟方法,更高效地进行了研发决策。
这些指导原则也成为团结多方力量破解研发瓶颈问题的有力抓手。2022年发布的《儿童用药口感设计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引起了多方关注。药审中心化药临床一部副部长耿莹告诉记者,该指导原则发布后,药审中心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部分学术团体共同开展相关方法学研究,以期进一步形成实操层面的指导。
引导好研发申报“热乎劲”
2022年3月30日,药审中心与RDPAC联合举办了境外已上市药品扩展中国儿童应用专题座谈会,共同探讨缩小境内外儿科用药可及性差距的长效机制。
进口药品是我国儿科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境外药品的进口速度以及已进口药品扩展我国儿童应用许可的速度仍显缓慢。企业存在什么顾虑?还需哪些激励?这次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热烈讨论。会后,药审中心对企业的建议深入研究,将当下可行的试点实施,开始批量接受企业儿童用药产品沟通交流需求。包括杨森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迅速响应,梳理了境外已上市及在研的儿童用药品种,提交了多个品种的沟通交流需求。
“对于境内外数据充分的品种,我们已成功完成一批申报。”狄佳宁分享了沟通交流之后的最新工作进展。在他看来,这种“打包沟通”的方式让企业得到了来自药审中心更加系统、高效的指导,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全球研发管线中的产品和数据共性,准确掌握监管要求,科学梳理研究数据和申报材料,并高质量地推动儿童用药的加速开发。
2022年,药审中心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潜力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为了充分利用儿童医疗机构数据资源助解儿童用药研发难题,药审中心联合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和国内权威医疗机构推进真实世界研究实践,探索将国内经验性用药方案转化为药品说明书信息,已有一款跨国药企的产品通过此方式完成研究并申报新增适应症。
这是一次走在全球前列的大胆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尚属于新课题,这类经验性用药虽普遍存在,但少有系统的数据梳理和针对性的适应症注册。“我们走在一条探索之路上。儿科临床上长期存在的经验性用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未被满足的临床用药需求,不应被忽视,我们正在研究和尝试,与各方一起寻求积极可行的解决策略。”耿莹说道。
推动解决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增补或修订滞后的问题正在建立标准化工作程序,儿童用药技术审评临床外聘专家遴选结果对外公示征求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了“儿童用药”专门条款……2022年,儿童用药研发激励的利好信号仍持续释放。
与此同时,如何推动解决研发工作所面临挑战的讨论也更为频繁、深入,企业方面表达了对于优化审评工作的新期待,也提出对药品上市后的药品定价、医保支付、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配套的迫切需求。“良好的儿童用药研发体系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圈来支持。”狄佳宁说。邓万和认为,鼓励儿童用药的政策需要更落地,应该加强跨部门联动。
“激励研发需要全链条多点发力,新药加速获批后,其他方面的配套政策也要跟上,让企业的热乎劲持续。”杨志敏表示,药审中心将持续优化审评工作,也愿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提出政策优化建议,助力儿童用药研发申报继续小步快跑、更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