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利好六大类中药材
发布日期:2022-04-11 阅读次数:11696 来源: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
摘要: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从战略层面为实现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举措,提供了保障。
站在中药材行业角度,如何理解《规划》?
首先,构建大健康体系中药材产业不能缺位。
图1 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定位(来源:《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从宏观层面讲,中药是中医药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5大战略定位中,中药材产业不可或缺。中药材既是独特的卫生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
从微观层面讲,“医药合一”协同发展,也是中医药产业核心价值观和客观发展规律,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离开中医理论和临床实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中医离开中药,就失去了实战武器和核心手段。
因此,《规划》重点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安全监管等4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并从法律法规、服务体系、人才保障等多个方面给予保障。
其次,《规划》是国家中医药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中医药振兴相关政策集中出台,并从全局、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涵盖中药全产业链。《规划》是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出台的具体措施,对未来5年中药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标注重点,理应引起全行业重视。
最后,产业发展存在短板,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图2 中药质量提升工程(摘自《“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可以看到,在《规划》的“规划背景”中,重点强调了“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这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主要任务”中,强调通过“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和“加强中药安全监管”4大抓手,来完成中药质量提升工程。
《规划》实施后,利好哪些中药材品种?
图3 野生羌活在阳坡移栽后品质发生明显变异
笔者认为,《规划》的实施,将使以下几类中药材品种迎来利好。
一是林下仿野生药材品种。一方面,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不可持续已成为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近年来野生变家种的生产盲目性极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如图3,本应生长在潮湿、遮阴环境下的羌活,被移栽到阳坡环境下,品质变异,药效较仿野生种植药材下降明显。因此,《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制定中药材采收、产地加工、野生抚育及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和标准”,这必将带来以仿野生、立体化种植为特征的中药材林下经济发展。
二是道地药材产地和品种。道地药材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优势中医药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重产量、轻质量”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导致国内多种道地药材品种资源不可持续、种源变异甚至消失,如“梁外甘草”“石牌藿香”和“建泽泻”等。《规划》提出,“制定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目录,构建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一批道地药材知名品牌”,针对性加强道地药材产地和品种保护抚育,做大做强道地药材品牌,这将利好全国道地药材产区和品种的传承与发展。
三是可溯源规范化种养殖品种。中药材原料按照“GAP基地标准化生产”,全程质量追溯已成大势所趋,相关规范和配套政策也已陆续出台。《规划》再次强调,“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研究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哪些基地和生产企业率先实施,必能抓住这波政策红利,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图4 2008—2021年国内药食两用品种需求增长(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整理)
四是药食两用品种。药食两用品种近20年来的社会需求增长极为明显,在中药材整体消费量的占比达到80%左右,同时也贡献了过去15年国内中药材需求增量的80%,如图5,2008—2021年,110种药食两用中药材整体需求量从118.62万吨增长到189.5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3.61%,成为整个中药材领域最亮眼的板块。
《规划》不但要求丰富中医药健康产品供给,以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化妆品、日化产品为重点,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还明确提出“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等,将进一步促进丰富多彩的药食两用品种的产品和渠道创新,扩大药食两用品种的增量市场,使之成为中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抗疫与急救相关的药材品种。《规划》明确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与抗疫相关和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急救类的药材原料,必然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并将造福全球民众。如连花清瘟系列、藿香正气系列、清肺败毒饮,以及针对重症和急救的血必净、安宫牛黄、片仔癀系列产品的原料,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供应保障对象,部分核心原料不排除进行国内战略储备,牛黄、麝香等珍稀药材将进一步加强国家管控力度。
六是少数民族用药。中药融合了56个民族民间用药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如 “云药”“蒙药”“藏药”“太白七药”和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系列等,多数都是从少数民族用药发展而来,诞生了130多家民族药企业。
《规划》强调“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开展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整理工作,推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必将对民族医药的瑰宝进行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利好三七、金铁锁、盘龙七、桃儿七、黑老虎、岩白菜等一系列药材的生产发展,以及后端产业链开发。
除上述六大类品种,经典名方所需的核心原料、中药新药所需的核心原料,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原料、中成药基药品种的核心原料等,其生产供应也将得到相关政策的倾斜,广大产地和生产企业,应认真研读《规划》并提前布局,方可在未来5年,从中药产业这个“富矿”中淘到更多“黄金”。
相关新闻
医学科普,听得懂更要讲得对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医学科技迅速发展,新装备、新技术、新药、新方案等已深度影响“促、防、诊、控、治、康”各环节,这也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医学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旨在培养公众的健康素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的长期性活动。建设健康中国,医学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5212个小时之前
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中医药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5556个小时之前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路线的生物类似药质量研究
20260个小时之前
浅谈AI技术在COVID-19诊疗中的应用
20428个小时之前
“OK镜”市场迎来变数 疗效及安全备受关注
20428个小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