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医药产业生态变化及亮点


发布日期:2022-03-04 阅读次数:11190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十三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双重变化,医药产业在高增长模式中转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生态的深度调整和产业结构的重构优化,发展模式逐步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医药产业生态发生的重要变化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新药研发创新进入“黄金期”

“十三五”期间,得益于新药审评审批、医保市场准入、建立融资渠道等创新要素改革联动,医药市场初步建立了新药创新投资回报的良性生态,极大激发了企业创新研发的动力。海外高端人才纷纷回国创业,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发展迅猛,创新模式与国际接轨,临床急需的新药加速获批上市,我国药物创新开始在全球新药研发舞台上崭露头角。

(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破除创新阻滞

“十三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随着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及《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的出台,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有序推进,特别是《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对创新药重新界定,指明了创新药发展方向。临床试验管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等打通了新药创制链条上的“卡顿”环节,同时通过建立新药临床试验沟通交流机制、开辟审评审批快速通道,提高了审评效率,企业创新活力被释放。2020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审结注册申请任务按时限完成率94.48%,其中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注册申请审结任务整体按时限完成率为100%,按默示许可受理注册申请的审结任务整体按时限完成率为99.87%,临床试验申请平均审评用时由2015年的16个月压缩至50天,直接行政审批的注册申请100%在法定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且审批平均用时缩短到11.8个工作日。

创新是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国家药监局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和临床需求实际,参考国际经验,设立了特别审批、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四个药品加快上市程序,为创新药上市开“绿灯”。加快上市程序的实施,大幅缩短了新药研发上市周期,企业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创新药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

(二)国家医保为创新药上市开辟渠道

为扩大医保资金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要求,药品价格首次谈判于2016年启动,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个品种以平均降价59%的幅度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录调整周期也从7年缩短至1年,目录药品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

据《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2018—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共计新增433个新药好药,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风湿免疫等多个临床治疗领域;18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2020年,全国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为9312亿元,其中医保目录内药品在网采订单总金额中占比86.5%,金额为8052亿元。2018—2020年,与谈判前市场价格相比,累计为患者减负近1700亿元。临床急需的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实现在医疗机构销售的时间缩短至两年以内,企业销售开发费用大幅减少,销售量成倍增长。

2018年,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全国11个市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宣告医疗机构药品招标进入“以价换量”新阶段。截至2020年底,国家药品集采已经进行了四批五轮,覆盖218个品种。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选取了9种药品,对全国情况的不完全统计显示,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大幅上升,年总采购量增加了265.2%;未中选原研药全国年总采购量较上一年平均下降46%,降幅最大的达74.4%;未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降幅达80.8%,且各药品采购量降幅都在70%以上。同通用名下,原研药、中选仿制药和未中选仿制药平均价格均明显降低,中选仿制药市场份额扩大,显著减轻群众用药负担。2020年全国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为9312亿元,比2019年下降601亿元。

新药市场准入的联动改革,推动更多企业投身创新掘金浪潮,新药研发筛选视野不仅放在即将过期的专利药“抢仿”上,也开始放在全球创新药热门靶点产品线布局上。我国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广阔的医药市场以及快速发展的CDMO,逐渐成为全球创新药舞台上一支新生力量。我国新药注册申请、通过审批数量与美国快速接近。

(三)建立扩大新药研发融资渠道

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款新药从药物发现到临床研究再到获批上市,一般需10年,研发成本10亿美元起步,而从进入Ⅰ期临床试验至最终获批上市的总成功率不到10%。为化解研发风险,近年来研发分工越来越精细,研发外包兴起。有别于仿制药企业,创新药主体中存在大量小微企业,它们在创新初期往往没有现金收入支撑长期且昂贵的研发支出,多通过股权方式募集资金,因此,融资是新药研发创新中重要的支撑。

2018年11月,上交所设立科创板(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科创板设立的目的是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2018年4月,香港联交所修订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上述定向开辟的融资渠道为新药创新注入一针兴奋剂,创新价值得到资本市场热烈回应,小微创新型独角兽企业纷纷崛起,我国成为全球创新投资的热土。

硅谷银行发布的《2020年投融资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风险投资交易总计达到创纪录的121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翻了1倍,也创下了投融资金额的新纪录。其中,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诊断/工具领域都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大多数依靠投资者的支持,其中最为活跃的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启明创投、红杉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在生物医药领域,肿瘤学和平台技术名列前茅,分别吸引到28亿美元和21亿美元风险投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抗感染领域吸引的风投资金比2019年增长了10倍。

生物医药是新药创新的高地,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壁垒及高收益的特点使其颇受投资者青睐,尤其2018年香港18A新政及科创板启动重大利好下,资本市场热情高涨。尽管当年受资本市场消沉情绪等负面影响,VC/PE募资困难,大批初创企业面临生存问题,但医疗健康行业仍位列融资“吸金”前列。

金融机构对医药上市公司投资持仓情况能够反映资本市场的倾向。2020年以前,机构青睐拥有独家产品、价值独特的企业;2020年以后,机构逐渐转向创新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公司,“小而美”的公司甚至估值更高。同时,机构在医药板块的持仓数量大幅增长,医药板块受到资本热烈追捧,医药板块由于创新驱动迎来春天。

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夯实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我国医药产业起步较晚,生产制造基础和研究基础较为薄弱,2007年以前获批上市的药品90%以上为仿制药且以仿标准为主,药学研究及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不足。尽管仿制药价格低廉,但在与原研药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长一段时间,原研药即使过了专利保护期,在我国的销售价格仍然较高,在医院用药中的占比也较高,占用了大量医保资金。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是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用药可负担性和可及性的重要举措。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了“药物竞争行动计划”,以鼓励仿制药进行市场竞争,降低药价。据FDA公开信息,2009年至2019年仿制药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节省了近2.2万亿美元。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涉及的289个品种要在2018年底通过评价,质量和疗效达到与原研药一致,实现临床可替代。与此呼应,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全国11个市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按照要求,参与集采的药品必须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在国家药监部门大力推动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序展开,企业参与热情逐年提升,2017年以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评品种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20年底,累计通过和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445个,约占常用化学药品的三分之一,包括口服固体制剂321个、注射剂86个、其他剂型38个。在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受理号中,抗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用药占比较高。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被誉为我国仿制药的“历史性补课”,不仅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医药产业的具体落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提高仿制药质量为最终目的,以实现临床上与原研药相互替代为标准,提升国产仿制药竞争力,同时起到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医药总费用支出的作用。与我国情况类似,日本于1998年启动“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旨在保障仿制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与原研药一致,消除医生和患者顾虑。该项工程耗时14年,完成了1000余个品种,压缩了日本中小规模药企生存空间,企业数量锐减,仿制药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生存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纷纷转向新药创新研发。从我国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情况看,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经营提质增效的特点同样突出,大型规模以上企业是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主体,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效益得到提升,运营情况良好;未参与的企业市场空间被压缩,发展后劲不足。

三、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继续加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高端市场注册数量大幅增长,制药水平、研发能力越来越受到高端市场认可。“十三五”期间,我国制剂在美ANDA(仿制药申请)获批数量大幅增长,2018年共获得71个ANDA批准,其中16个为暂时性批准。2019年,我国药企有86个仿制药获得ANDA批准,包括13个暂时性批准,占比15%。2020年,我国药企获美国FDA批准的仿制药和暂时性批准数量分别是80个和16个,获批ANDA最多的企业是复星医药。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2019年11月15日,百济神州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通过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这标志着泽布替尼成为首款完全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在美国获准上市的抗癌新药,实现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突破”。同年,石药欧意药业本土创新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也获得美国FDA新药上市批准。

二是医药企业通过授权引进/合作(License-in/out)深度参与全球新药研发。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和我国药企通过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支持全球注册申请。药品境内外同步研发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究,加快药品上市。2018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鼓励开展境内外同步研发,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可以用于支持需要进行有效性和/或安全性评价的各类注册申请。创新药企抓住政策机遇,频频通过License-in /out方式丰富产品线,与海外生物技术企业或制药企业在研发、生产、商业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更加开放、创新的研发模式。在2020年登记的新药临床试验中,国际多中心试验占比为14.1%(208项,含不在中国招募受试者的国际多中心试验1项)。

2020年我国医药企业开展的License-in项目合同金额较大,Top10项目中最少金额1.77亿美元。项目涉及多病种领域,以肿瘤最多,其次为心血管,且两个心血管项目均为肌球蛋白。项目起点以Ⅱ期临床试验为主,Biotech购买力强劲。

2020年,在中国企业开展的License-out项目中,领先交易的对外许可水平已达国际水平,交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肿瘤,项目起点分布在临床研究各阶段。在开展的项目合作中,模式创新看点很多,合作双方不拘泥于属于资产层面的临床开发,24%的项目卖去美国。

三是境外并购仍是我国药企国际化的路径之一。“十三五”期间,医药健康领域的海外并购涉及血液制品、仿制药、医疗器械、CRO(合同研究组织)、生物医药、营养保健等多个领域,主要需求是开拓海外营销渠道、延伸产品线,目的是开展境外临床试验,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产业链布局,掌握核心技术。从被并购标的所属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为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第一目的地,欧洲紧随其后,在东南亚则聚焦医疗服务市场,在大洋洲主要并购具备优势的营养健康企业。

四是我国药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全球采购。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医药商品进入国际组织采购名单的数量激增,其中,医疗设备在国际采购中表现抢眼,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四、新药创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市场一直以仿制药销售为主,创新药销售主要由外资企业把持。“十三五”期间,国产创新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创新药销售收入的行业贡献持续提升,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新兴创新药企异军突起,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老牌大型药企离开舒适圈,焕发勃勃生机,行业转型迭代加速。作为老牌大型医药企业的代表,恒瑞医药2015年后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注册申请上市的创新药成为企业经营新的增长点,新药贡献从2015年的1亿元占企业经营收入的1%,上升到2020年的17亿元占企业经营收入的17%。同时,新兴创新企业新药营收也在近两年大幅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研发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发展情况直接反映创新与技术带给产业发展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关键数据中,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表现突出。2016—2019年,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持续增长,新产品销售收入也大幅上升。

相关新闻

最畅销的基因与细胞疗法TOP10盘点

        2017年是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款CAR-T细胞疗法(Kymriah)上市,还批准了首款AAV基因疗法(Luxturna)上市。

59个小时之前

检查员说 | 浅谈药物警戒检查后企业整改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自2021年12月1日《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VP)实施后,截至2023年底,笔者所在的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针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了107家次GVP符合性检查。检查员在督促企业整改过程中,常常发现企业不能一次性完成整改,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大大降低了检查整改工作效率。现对药物警戒检查后企业整改后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59个小时之前

降脂“药王”缩水76亿,3款新药大涨超100%!海正、鲁南、京新独家产品突围

        血脂调节剂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中重要的品类之一,也是首批被国采盯上的临床常用药物。经历了国采五年时间,该类药物的市场规模大幅缩水,2020年至今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已无百亿品种,新上市产品则持续爆发活力。2023年信达生物的托莱西单抗注射液获批,成为近年来首个上市的血脂调节剂生物药1类新药,打破了进口药独占市场的局面,君实、康方、恒瑞的PCSK9抑制剂正在冲刺上市,国内血脂调节剂市场又将迎来新局面。

173个小时之前

研究揭示胆固醇代谢调控巨噬细胞抗肿瘤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抑炎巨噬细胞活化的关键胆固醇代谢酶CH25H和代谢物25-HC,为靶向巨噬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代谢新靶点,并为胆固醇代谢重编程调控天然免疫提出了新见解。

267个小时之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2020-2030 健康产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049号-1


北京网警网络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信息举报中心|北京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