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审中心发布药物免疫原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发布日期:2021-04-02 阅读次数:13299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本报北京讯 (记者落楠) 3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药物免疫原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适用于治疗性蛋白质、多肽及其衍生物以及含有此类组分的药物,也可供其他具有潜在免疫原性风险的药物参考;其内容涵盖免疫原性研究内容及抗药抗体检测的试验设计考虑、方法学开发与验证、试验内容等。《指导原则》强调,药物开发全生命周期应始终关注免疫原性研究,建议对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概述,并将其放于CTD2.7.2.4特殊研究中。《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指导原则》明确,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和/或其代谢物诱发对自身或相关蛋白的免疫应答或免疫相关事件的能力。不必要或非预期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中和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或与对应的内源性蛋白产生交叉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均有重要影响。
《指导原则》强调,药物开发的全生命周期应始终关注免疫原性研究,基于药物作用机制、产品相关因素以及拟用适应症等因素预测免疫原性风险,基于免疫原性风险设计相应研究,进行风险识别。在药物开发中,一方面,应尽量选择免疫原性潜在风险较小的候选药物;另一方面,应探索如何减少和控制免疫原性的不良影响。《指导原则》指出,免疫原性研究始终是治疗性蛋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证据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不同情况下应进行的研究。如,生物类似药开发时需要进行免疫原性比较试验,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应采用同样的分析模式和采样计划。分析方法最好能同时检测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的抗药抗体,至少应尽可能检测到生物类似药的所有抗药抗体。无论采用单一分析方法还是两套分析方法,均应进行相应的交叉验证,以期获得对生物类似药和参照药同样的检测性能。通常应对抗药抗体生成和性质进行检测,并应评估和解释对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的潜在影响。
相关新闻
复星医药:子公司复迈替尼片注册申请受理
6月6日,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复迈替尼片用于治疗2岁及2岁以上儿童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药品注册申请于近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10413个小时之前
国家药监局部署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监管
10413个小时之前
在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技术指导原则发布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发布《在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0458个小时之前
2024年全国药品抽检中期工作会召开
10458个小时之前
全国疫苗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交流会召开
10458个小时之前